Menu
青少年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时间:2021-10-18 点击数:194 发布来源:本站原创

  近年来,由家庭教育不当和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青少年自杀、自残、校园暴力及家庭悲剧等屡屡发生,这一现状已不由让很多人引起深思。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心理却变得越来越难以琢磨。这究竟青春期心理问题、还是与家庭教育有关,谁才是酿成悲剧的根本原因?

  其实,凡事都有多面性。尤其是对于这种因青少年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悲剧,背后的原因没有完全非黑即白的明显界限。所以,各位家长定要引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引起重视。要知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的表现,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及社会功能完好状态。

  青春期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

  压力过大而产生的情绪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少年正处于求学阶段,接触的同辈较多,容易受到学业及交友方面的问题困扰。再者,青少年在生理方面有较明显变化,往往导致情绪及行为方面出现偏差,积压时间长了可能演变为心理障碍,严重的更会有抑郁自杀行为。

  约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在某个时候体验过抑郁情绪;20%的青少年患上重度抑郁;20%-40%的抑郁青少年如果未经任何治疗,会发展成更严重的双相障碍(抑郁+躁狂)患者。

  在15-24岁的年轻人中,自杀是继意外和谋杀之后的第三死亡原因;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些日子,一初三男生被家长扇耳光后,没几分钟从楼上一跃而下。其实,这并不只是简单的偶发现象,很可能是压抑已久的情绪,“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此提醒:如果出现以下这12个信号就要格外注意了。

  1、长期沉默寡言,对别人毫无兴趣。

  2、没有同龄朋友,也不能融入任何同龄群体。

  3、性格突变拒绝社交,不愿结识新的朋友。

  4、老实温顺,从不追求独立或者有任何形式的反抗。

  5、在学校的行为(出勤、学业成绩等)突然变糟。

  6、经常离家出走或者逃学。

  7、经常打架和对人施加身体虐待。

  8、随意发生性关系。

  9、经常酗酒。

  10、频繁甚至一直焦虑或抑郁。

  11、过分关注外表而导致体重陷入危险边缘。

  12、谈论或者威胁要自杀。

  注意:如果长时间出现以上多种行为,应该要引起高度重视,尽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青春期焦虑

  青春期是焦虑症的易发期,这个时期个体的发育加快,身心变化处于一个转折点。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个体对自己在体态、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一种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

  例如:女孩可能会因为乳房发育而不敢挺胸、月经初潮而紧张不安;男孩出现性冲动、遗精,手淫后的追悔自责等。这些都将对青少年的心理、情绪及行为带来很大影响。往往由于好奇和不理解会出现恐惧、紧张、羞涩、孤独、自卑和烦恼,还可能伴发头晕、头痛失眠、多梦眩晕、乏力、口干、厌食、心慌、气促、神经过敏、情绪不稳、体重下降和焦虑不安等症状。

  青春期抑郁症

  因外界不利环境,如家长和老师的忽视压制和不公平,学习压力和对性发育的困惑等而引起烦恼、焦虑和抑郁等情绪不稳现象并不少见。由于性的成熟,学习的紧张,神经系统承受的压力更大,尤其是在遇到挫折和烦恼的情况下,神经系统的功能很容易失调。如果反应异乎寻常的强烈和低落,可以出现持续性的紧张,焦虑、抑郁、内疚、恐慌等状态,可能导致发生抑郁症。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1、尊重隐私

  很多家长都有偷看孩子日记本的习惯,这是相当错误的做法。毕竟孩子这个年纪,已经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隐私,父母想窥探孩子心理,不能采取这种错误的方式,结果适得其反。

  2、不做领导者,做“成长参谋”

  对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教育中最忌讳消极的评价、无情的斥责、不断的猜疑、无理的苛求、空洞的说教,和自私的溺爱。父母应尽早放手,让孩子对面临的各种问题,学会独立地思考,自觉地积极行动。

  3、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父母要用对待青年、成人的态度,来引导青少年明确自己准青年的身份,对孩子要因势利导,少使用限制手段,在不存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容忍孩子有不同意见,让孩子有足够的机会去作决定,并让他们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青春期教育的特点是需要父母更多地和孩子形成较为平等的互动关系,过度的控制反而会激发亲子冲突。父母在这个时期,要学习和孩子慢慢成为更为平等的交流关系,给到孩子探索的空间,这样孩子的内在人格才会长成一棵茂盛的树,在心理上才能站立起来,帮助孩子成长!

首页
预约挂号
在线咨询
电话问诊